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
以色列是真的疯了,正在中东四处点火,刚刚袭击过卡塔尔,转头又在也门轰炸平民,本以为在国际社会的施压下,特拉维夫会有所收敛,没人能想到,他们竟变得越来越凶残。
据美国媒体报道,9月10日,以色列空军出动十多架战机,奔袭两千多公里,对也门进行空袭,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,在此次空袭中,以色列共投下三十枚炸弹,造成35人死亡,131人受伤。
以色列为何如此疯狂?十多架战机,硬生生奔袭两千多公里,把炸弹投在也门的土地上。三十枚炸弹落下,让35人的生命戛然而止,131人在血泊中呻吟,这些数字里,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,可能是正在灶台前做饭的母亲,可能是背着书包跑向学校的孩子,也可能是坐在门口晒着太阳的老人。
当国际社会还在为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争论不休时,以色列转头就用一场跨越千里的空袭告诉世界,所谓的收敛、克制,从来都是别人的义务,他们自己只有一个信条,拳头硬就是真理。
有人说以色列是被逼急了才会发疯,可翻开地图看看,如今的以色列哪里像是被逼到墙角的角色?作为中东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,手里握着美国源源不断的军援,F35战机编队能在中东上空横着飞,铁穹系统号称能拦截天上掉下来的石头,这样的实力放在全球任何地区,也算得上“小霸王”。
可就是这样一个手里握着王炸的玩家,偏偏要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,一边喊着要保护本国公民安全,一边把炸弹扔向别国的平民聚居区,这种逻辑,就像一个拿着刀的壮汉,对着路边的行人挥刀后,还一脸委屈说怕别人会伤害他,荒唐而又可笑。
说到底,以色列的疯狂,首先是吃定美国这个大靠山。自二战后以来,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几乎成了国际政治里的固定节目,联合国安理会只要出现批评以色列的决议,美国的否决票永远来得比谁都快;以色列想要武器,美国就把最先进的装备打包送过去;以色列面临国际舆论压力,美国媒体就忙着帮它找理由,包括这次空袭也门,美国媒体的报道里也在拉偏架,说也门胡塞武装曾袭击以色列船只,仿佛只要有了这个前情提要,后面的平民伤亡就成了“合理报复”。
以色列比谁都清楚,只要美国这个靠山还在,就算自己在中东炸得天翻地覆,最多也就是几句无关痛痒的口头批评,根本不用付出任何代价。
其次,以色列四处点火,也是在给国内政治“添柴”。近年来,以色列国内政局动荡,内塔尼亚胡政府多次陷入信任危机,前几年甚至因为司法改革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。在这种情况下,外部威胁往往是转移国内矛盾最有效的手段,只要让民众们觉得,以色列正处在危险之中,他们必须为生存而战,就能让国内民众暂时放下分歧,抱团支持政府。
这次空袭也门,与其说是针对也门胡塞武装,不如说是给以色列民众演的一场戏,意在表现以色列的强大,可这场戏的代价,却是也门平民的鲜血和眼泪,这种用别人的苦难来“凝聚”自己国民向心力的做法,本质上就是一种冷血的政治算计。
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,以色列正在打破中东地区最后的和平底线。过去,中东就算有地区冲突,各方多少还会遵守不攻击平民的潜规则,可如今以色列的空袭,精准地避开了军事目标,却把炸弹投向了居民区、市场和医院周边,这种故意针对平民的行为,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,而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然践踏。
毫无疑问,这种行为一定会引发连锁反应,目前,也门胡塞武装已经放话要报复以色列,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当中,红海地区都会受到严密的封锁,可能会对全球航运格局带来重要影响。
国际社会的反应,更像是一场集体沉默的闹剧。联合国安理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会议,讨论来讨论去,最后只说呼吁各方保持克制,这种不痛不痒的文字,对以色列来说,就像挠痒痒一样毫无作用。
有人说,中东就像一个装满了火药的桶,以色列就是那个拿着火柴不停划火的人,这个比喻很生动,而现在,这根火柴已经点燃了也门的战火,接下来可能会点燃整个中东地区。当战火蔓延开来时,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,欧洲会面临更大规模的难民潮,全球能源价格会再次暴涨,国际航运会受到严重威胁,这些后果,不是靠几句话就能解决的。
以色列或许觉得自己很聪明,靠着美国的支持,靠着国内的团结,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,就能在中东为所欲为,可它忘了,历史上所有好战的国家,最终都会被自己点燃的火焰吞噬。
当以色列的战机再次起飞,当炸弹再次落下时,他们炸碎的不仅是也门的房屋,更是自己在国际社会最后的信誉;它伤害的不仅是也门的平民,更是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后希望。
这场由以色列主导的地缘政治动荡,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,要么是它自己主动放下火柴,要么是被自己点燃的火焰烧伤,只是希望那一天到来时,中东的天空还能恢复蓝色,也门的孩子还能重新走进教室,而不是在炸弹的轰鸣声中瑟瑟发抖。毕竟,没有哪个国家的安全,值得用另一个国家的毁灭来换取;也没有任何一种强大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,需要靠攻击平民来证明。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